顆粒在線訊: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曉明課題組致力于研究多金屬物種參與的反應體系,包括通過金屬間電子傳遞、基團轉移實現挑戰(zhàn)性的轉化過程和探究內在規(guī)律、仿酶的雙多核金屬催化劑的開發(fā)和金屬團簇催化等。該課題組在前期的工作中發(fā)現,在SmI2/Sm的單電子還原體系中,芳基酰胺被活化后與芳基硼酸酯發(fā)生脫氧芳基化反應,從而生成相應的1,1-二芳基甲胺類化合物(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7088–17093)。在上述研究基礎上,課題組于近期實現了酰胺脫氧多氟芳基化反應,并與鄭州大學教授藍宇課題組合作,通過實驗和理論計算相結合,初步闡釋了反應可能的機制(Angew. Chem. Int. Ed. 2022, 10.1002/anie.202115497)。
基于前人在挑戰(zhàn)性的酰胺脫氧官能團化和單電子轉移活化酰胺的工作,研究團隊通過將電子轉移誘導活化酰胺和多氟芳烴的直接C-H官能團化相融合,實現了芳基酰胺和多氟芳烴的脫氧交叉偶聯,可以便利地合成一系列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α-多氟芳基胺化合物。該反應具有操作簡單和官能團兼容性良好等優(yōu)勢,在酰胺直接脫氧合成胺的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前景。
除了對多氟芳基試劑和芳基酰胺底物的范圍進行了考察之外,研究人員還將該方法應用于一些藥物分子的轉化和合成中。從苯甲酰胺類化合物出發(fā),該方法也可以直接合成與藥物分子Buclizine和Mecilizine類似的多氟芳基胺產物。另外,廉價易得的釤粉與二碘甲烷反應可現場制備所需要的SmI2/Sm混合液,并且可實現克級規(guī)模的反應。這些工作進一步說明該方法的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相關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有機所以及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資助。
酰胺與多氟芳烴的直接脫氧多氟芳基化反應
上一篇: 糖制成的可回收塑料面世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