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日從南京大學光熱調控中心了解到,該中心研制出一款新材料,利用輻射制冷原理,能夠實現低于環(huán)境溫度5攝氏度至7攝氏度的制冷效果。相關成果近期發(fā)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納米技術》上。
據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學碩士生李朵介紹,新材料學名“聚合物納米纖維(es-PEO)薄膜”,研究團隊通過微觀層面的分級設計,讓材料能夠高效地反射陽光,并通過輻射散熱。
論文通訊作者、南京大學教授朱嘉說,以往受材料和制備工藝的限制,多數聚合物材料的輻射波段覆蓋了整個中紅外波段,在向外輻射熱量的同時,材料自身也會吸收熱量,因此散熱效果不理想。
“我們發(fā)現,聚環(huán)氧乙烷(PEO)的化學鍵振動峰和熱輻射的主要波段通道重疊?!敝旒握f,“通俗地講,PEO材料能夠讓熱量‘只出不進’?!?/span>
根據理論計算結果,團隊設計了讓PEO材料盡可能反射太陽光的微觀結構,并通過改進傳統(tǒng)靜電紡絲工藝,采用“卷對卷”的纖維收集方式,制備出了宏觀尺度的es-PEO薄膜。
“‘卷對卷’是在一卷薄塑料或金屬上大量制備納米級材料的工藝,類似于傳統(tǒng)織物的生產過程,其最大特點是成本相對低且產量高?!蹦暇┐髮W光熱調控中心博士朱斌介紹,測試顯示,在日光照射下,es-PEO薄膜可以實現低于環(huán)境溫度5攝氏度的制冷效果,在夜間則能夠比環(huán)境溫度低約7攝氏度。(陳席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