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于中國家居出口企業(yè)無疑是一個極為戲劇性的年份:貿易戰(zhàn)還沒有走,肺炎疫情沖擊波又至。正當很多人以為出口必死無疑之時,中國與全世界的“疫情差”竟然又為出口打出了一波大反彈行情。
12月7日,國家海關總署公布了今年11月份和1-11月累計進出口數(shù)據(jù),11月的進出口總值和出口值雙雙創(chuàng)下了1979年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來的單月最高記錄。
家居行業(yè)出口相關的主要信息如下:
11月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額為461.4億元,較10月(386.6億元)增長19.3%;1-11月累計出口額為3650.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2%。
除家具外,1-11月,紡織品、燈具、照明裝置及零件出口額同比去年均有所增長。其中,紡織品出口額為9892.3億元,同比增長33%;燈具、照明裝置及零件出口額為2293.3億元,同比增長15%。
此外,陶瓷產品出口額同比去年有所下降,前11個月出口額為1529.9億元,同比下降0.9%。
整體來看,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
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貿易順差5071億元,增加92.6%。
2020年下半年出口超出預期,中國三季度貿易順差達到了金融危機之后的新高,全年出口很可能實現(xiàn)正增長。中國第一個進入疫情漩渦卻又第一個出來,結果反而是“搶”了其他國家更多的出口份額。
而如果要問2020年什么東西出口表現(xiàn)最好,家居產品是常見的回答。2020年全世界范圍內此起彼伏的封城、居家隔離,催生了新的消費需求。77度采訪了幾位家居企業(yè)老板特別指出,拜美國政府“放水”(財政刺激)所賜,美國人消費力并沒有明顯減弱,對家居產品的需求不降反增。
另一方面,全球貿易線路,隨著每個地區(qū)的疫情狀態(tài),不停地發(fā)生變化。有一家企業(yè)老板報告說今年往東南亞的出貨量翻了一倍,很有可能是因為東南亞疫情控制得力,“復工復產”較早的關系。
海關總署統(tǒng)計顯示,東盟在今年取代了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貿易總值4.24萬億元,增長6.7%。美國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3.65萬億元,增長6.9%;而隨著RCEP的簽訂和中國對于“安全可控”國際供應鏈的強調,中國未來的國際貿易版圖,很有可能會從漸漸地增加東盟比重,而減少歐美比重。
2020年下半年出口意外的景氣,但似乎并不足以消除家居企業(yè)老板們對于未來的擔憂。
在近期的廣州設計周和高定展上,77度與數(shù)家企業(yè)談到了貿易戰(zhàn)對他們預期的改變:雖然很多產品現(xiàn)在并沒有被加征關稅,但是他們對未來的預期已經不可逆轉地向悲觀方向改變。有的企業(yè)說準備收縮產能,做好“過冬”的準備。
有企業(yè)主說他的凈利潤不到5%,如果和他的美國經銷商共同分擔關稅負擔(工廠-中間商-外國客戶共同分擔關稅成本是常見的做法)大約還能勉強應對10%的關稅加征,但如果加到25%,那生意肯定沒法做了。
此外,“內循環(huán)”時下熱門,但大多數(shù)出口企業(yè)對于開拓國內市場并不十分熱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品牌。
大多數(shù)出口家居企業(yè)都是“貼牌”形式生產,很多時候雖然在國際市場實際份額不小,但消費者只認牌子不會認工廠。如果要對國內銷售,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國內品牌和營銷渠道,這對于很多常年做出口,貨柜出港就不用操心的企業(yè)來說,完全是陌生領域,恐怕要交不少學費。
無論如何,在全球貿易寒冬之下,中國家具出口表現(xiàn)如此亮眼,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