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的遺傳學家伊恩·威爾穆特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綿羊,克隆小羊“多莉”的誕生震驚了世界。
克隆小羊“多莉”和伊恩·威爾穆特,英國人,生于1945年,胚胎學家,世界上第一個用體細胞克隆出動物的科學家
克隆的英文詞“cloning” 起源于希臘文“Klone” ,意思是不經過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而產生新生命。
利用這種技術,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方法將其培植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的體內,就可以孕育出新的生命個體來。
以單細胞培植出來的動物叫做克隆動物,它是單細胞供體的復制品,具有與供體完全相同的特征。
與一般的羊不同,多莉有三個母親,卻沒有父親。
一個母親是芬蘭多賽特白臉羊,她提供出一個細胞核;第二個母親是蘇格蘭黑臉羊,她提供一個卵子,但是這個卵子被掏空了,沒有了細胞核。
然后把芬蘭母親的細胞核裝到了蘇格蘭母親的空卵殼里,使之融合。
于是,這個融合細胞就有了生命。
融合細胞經過分裂、發(fā)育成為胚胎,再把它移植到第三個母親的子宮里坐胎成長。
經分子生物學測試,多莉具有42條染色體,與第一個母親有相同的基因密碼。
1997年12月19日,羅斯林研究所的實驗結果被全文刊登在英國《自然》雜志上。
這一消息很快傳遍世界,各國報刊、電臺、電視臺紛紛報道,對于人類,克隆技術猶如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它能給人類帶來很多益處;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干預,這一技術也是對生物多樣性的挑戰(zhàn)。
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身上的應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轉載于《科學歷2018科學史上的今天》,由科學π工作室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上一篇: 奇異的K介子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